指出:到2025年,全市数字技术供给和应用水平明显提升,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.6%。到2027年,数字技术、数据要素和基础设施等融合生态加快形成,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5000亿元,打造成为数实融合标杆城市。
其中在新技术融合赋能行动中,对人工智能、元宇宙、区块链等技术提出了不同的要求:支持人工智能垂直领域大模型研发,到2027年,打造行业专用模型10个,累计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30个以上;创新应用元宇宙新技术,大力发展“元宇宙+智能制造”“元宇宙+商业”“元宇宙+教育”“元宇宙+医疗健康”以及数字孪生城市、数字孪生工厂、数字孪生电网等应用场景;支持区块链核心算法、开源软件及硬件、区块链存储、加密等技术研究,加快构建“源头创新—成果转化—产品开发—场景应用”的产业培育链。
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、省关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,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“一号发展工程”,奋力打造宁波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,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,特制定本行动方案。
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深入实施“八八战略”,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,以科技创新为动力,以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为方向,以制造业、服务业、农业数字化发展为重点,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,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,为宁波“争创市域样板、打造一流城市、跻身第一方阵”注入强劲动能。
到2025年,全市数字技术供给和应用水平明显提升,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27万元/人,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.6%。到2027年,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上云、规上企业智能制造和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全覆盖,Meta元宇宙头条(微信号:TopMetaNews)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成为全国示范,数字技术、数据要素和基础设施等融合生态加快形成,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5000亿元,综合实力、融合深度显著增强,在企业数字化、行业数字化、数字化生态等方面形成全国标杆,打造成为数实融合标杆城市。
(一)先进制造业。重点推进绿色石化与新材料、高端装备和汽车制造、智能家电、时尚纺织服装、关键基础件等一批细分领域数实融合发展。绿色石化与新材料领域,聚力推进操作控制智能化、风险预警精准化、危险作业无人化以及能耗管理精细化,强化“平台(化工产业大脑)+园区”建设。高端装备和汽车制造领域,聚力扩大机器人应用范围,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,加快研发应用行业专有大模型,强化“整零协同”和产业链交叉融合。智能家电领域,聚力强化产品集成化智能化开发,推广应用智能装备(产线),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,促进品牌化、高端化发展。时尚纺织服装领域,聚力加快人工智能、虚拟仿真等新技术推广应用,鼓励开展“小单快反”柔性生产,引导发展个性化定制。关键基础件领域,聚力推动生产设备智能网联,实现产品数字化研发与设计、生产计划智能排产、生产过程智能协同交互,加快推进行业工业知识和经验软件化,提高小批量生产和快速交付能力。
(二)现代服务业。重点推进港航服务、商贸服务、金融服务、文旅服务等一批细分领域数实融合发展。港航服务领域,聚力推动港航物流数字化、港口运营数字化和港航衍生服务数字化,加强各类物流节点智能化改造,提升港口大型设备自动化比例,打造全链路数字化供应链服务。商贸服务领域,聚力推动国际贸易数字化、服务贸易数字化、商品市场数字化转型,加强贸易、通关、物流、仓储、金融等环节大数据整合、交换和应用,加快发展无人零售等数字消费新业态。金融服务领域,聚力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、金融数据市场化配置、新金融服务业态发展,创新信用评价、智慧银行等业务场景,推进普惠金融、供应链金融、航运金融等融合发展。文旅服务领域,聚力推动数字技术应用、数字文化设备研发、传统业态数字化转型,强化数字技术在创作生产、传播运营、消费服务等环节的创新应用,支持演艺娱乐、影视制作等“上云、在线”。
(三)现代农业。聚力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、农业装备现代化、农业销售网络化,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向农业各领域渗透,持续加快乡村产业转型升级,着力提升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,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撑。
1.强化企业联合创新攻关。构建“政府+龙头企业+中小微企业+科研院所+科技中介+应用场景”的创新联合体,加快布局中小试基地、概念验证中心等创新平台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提升基础软硬件、核心元器件、基础材料和制造装备等领域原创技术供给水平。Meta元宇宙头条(微信号:TopMetaNews)支持甬江实验室、数字孪生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建设,推动数实融合领域创新中心、产业技术研究院、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加快落地。强化数字创新成果转化,设立数字技术创新成果“转化池”,探索建立数字技术成果“先用后转”机制。到2027年,每年新增数实融合领域硬核科技成果20项以上。(责任单位:市科技局、宁波高新区管委会)
2.加快数字人才集聚培育。推动重大人才计划向数字经济复合人才倾斜,每年引进数实融合领域领军型人才和团队项目100个以上。支持企业探索建立首席数据官人才使用机制,引导企业加大数字人才招引储备,鼓励链接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数字化服务商协同建设实训基地。支持高校院所联合龙头企业、行业协会共建新型产教融合培育基地,加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,壮大“数字工匠”人才队伍。(责任单位:市委人才办、市经信局、市教育局、市人力社保局)
3.构建数实融合标准体系。推动各领域探索开展数字化等级标准制定,系统性构建数实融合标准体系和建设指引,形成一批具有宁波特色的产业标准。探索创新数实融合标准体系推广路径,畅通数字化转型交流渠道,鼓励企业打造符合标准的通用性解决方案和数字化产品。深入推进数据知识产权试点,探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价值综合评价体系,促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许可交易。(责任单位:市经信局、市商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市场监管局)
1.推动传统产品数字赋能。结合“大优强”企业培育,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大数字化投资,开辟新增长曲线。支持引导传统优势产品领域加强基础件、标准件、配套件模块化发展,集成传感器、软件、芯片、实时控制、语音识别等数字技术开发智能化组件,实现产品系统功能提升和数字化转型。举办高层级智能产品创新大赛,加快数字产品应用推广。(责任单位:市经信局、市发改委)
2.鼓励软件产品协同创新。构建“软件技术—基础软件—平台体系—应用普及”的产业生态体系,强化高端软件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。支持软件企业与工业企业联合开展智能制造基础软件、研发设计软件、数据管理软件、金融服务软件等研发。持续推进金融、医疗等行业核心业务系统信息化,加大软件产品普及力度。加强自主创新,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,打造未来产业试验场,成立场景创新促进中心,布局谋划未来产业新赛道。(责任单位:市经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科技局、市委金融办、市卫生健康委)
3.支持解决方案系统集成。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建设创新合作平台,打造一批软硬件集成、易于复制推广的数字化改造解决方案,开发集成一批小型化、快速化、轻量化、精准化的数字化产品,培育形成一批数实融合典型应用场景。深入开展“1+N+X”工业互联网体系推广应用,大力推动产业大脑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融合建设。加快培育数字化改造服务商,遴选一批市级重点数字化改造总承包商。(责任单位:市经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市场监管局)
4.加大优质项目招引力度。聚焦关键领域、重点环节、支撑能力,持续完善数字经济招商合作机制。瞄准重点领域,积极引进国内外头部企业来甬进行生态链布局。大力招引与宁波产业契合度高的数字化服务商来甬设立分支机构,开展项目合作和技术推广。(责任单位:市投资促进局、市经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商务局)
1.推动重点企业争创数字化标杆。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做专,持续发展“未来工厂”引领示范带动模式。Meta元宇宙头条(微信号:TopMetaNews)持续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全环节数字化改造升级。形成“大优强”企业争标杆、骨干企业创试点的发展格局。到2027年,实现“大优强”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全覆盖,累计建设省级以上制造业数字化标杆试点420个。(责任单位:市经信局、市发改委)
2.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。高标准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,打造“小轻快准”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,培育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“样板间”,强化“1+1+N+X”试点样本复制推广。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家队伍建设,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服务。到2027年,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的中小企业超过1000家。(责任单位:市经信局、市委金融办、市发改委、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)
3.引导广大企业上云上平台。持续推进制造业“云上企业”培育库建设,培育打造优质云上标杆企业。培育发布云服务产品,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加速向云服务转型。发挥电信运营商等云服务商主导牵引作用,联动平台商、工程服务公司、行业协会等,加强上云知识普及宣贯,全面提升企业上云主动性和实践能力。到2027年,规上工业企业上云实现全覆盖。(责任单位:市经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通信管理局)
4.推进开发园区数字化转型建设。鼓励支持重点开发园区实施数字化改造,进一步提高开发园区数字化运营、监测、管理、服务水平,实现开发园区管理决策全面智能化升级。鼓励数字化服务商提供深度辅导,为开发园区开展数字化改造提供免费诊断,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,完善顶层规划和方案设计。推广一批管理方面的创新性应用场景,建设一批数字化园区和数字楼宇。(责任单位:市经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商务局)
1.推动制造行业智能化改造。聚焦“361”万千亿级产业集群,推进数字技术在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,打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解决方案。引导支持传统产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,鼓励中小企业深度用数赋能提质降本。各地要立足本地产业特点和发展实际,重点推进细分领域数字化改造,按照“一地创新、全市推广”思路,打造一批数字化改造典型模式。(责任单位:市经信局,各区〔县、市〕政府、开发园区管委会)
2.加快服务行业平台化发展。深化数字技术在生产、生活、公共服务业各领域各环节的渗透应用,促进服务业态、模式、管理和场景改造创新。促进服务业平台化发展,支持行业龙头企业、产业链链主企业推进数实融合发展,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平台经济企业。到2027年,打造港航、商贸、文旅、金融等服务业重点领域数字化标杆场景10个以上。(责任单位:市发改委、市商务局、市委金融办、市文广旅游局)
3.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。以数字农业工厂试点工作为牵引,以“大脑+应用”集成平台搭建为抓手,深化种粮一件事、智慧牧业、智慧渔业和地产农产品保供等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建设。创新规模农场产地直销模式,大力发展云上展销、直播电商、共享农业等新业态,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,带动“互联网+”乡村经济新业态发展,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。(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)
4.助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。聚焦标志性产业链,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通产业链供应链,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,打造跨产业数据枢纽与服务平台,大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产业链间企业协同创新。完善产业大脑能力中心等重大数字化平台,加快产业链全球合理布局与建设,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,全面支撑一二三产融通发展。(责任单位:市经信局、市发改委)
1.创新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。着力构建开放安全创新生态,鼓励研发探索通用语言大模型、视觉大模型、多模态大模型等,支持软硬件协同攻关,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。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垂直领域大模型研。